民众需要健全的彩票新闻发布制度

公益时报2009-10-29 23:48责编:中华彩票网
    公益时报:在漫长的等待期间,围绕河南安阳开出的3.6亿元福彩巨奖,网上引起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对于彩民身份,以及中奖环节是否存在猫腻等争论不止,您怎么来看待这种前所未有的讨论热情?
 
    程阳:网络媒体的“猫腻”之说,涉及到行业的“社会信用”问题,而社会信用问题不是彩票行业所特有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当我们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才发现,我们什么都不缺,无论是资金、技术、资源等等,唯一的缺憾是社会上普遍没有形成一种信用机制。社会信用的建立需要各行各业,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例如彩票开奖问题,不相信彩票发行机构,那么就公证吧;如果“公证”本身不可信呢?于是一些民众提议请“彩民”监督开奖,为此一些彩票机构就安排了彩票现场观摩开奖,可是问题马上就来了,“现场的彩民都是托!”。对于一个没有信用的群体来说,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其实,彩票是一种机会游戏,就如老百姓您打麻将一样,不能因为您打了十年麻将,没有见过“天和”,就说“天和”不存在,或说麻将是假的。
 
    公益时报:在各式的争论声和质疑声中,关于公布彩民身份与否的争论无疑成为焦点。您如何来看待这一事件所引发的关于隐私权和知情权二者关系的博弈问题?
 
    程阳:民众的知情权与中奖者的隐私权,在彩票市场中是一个十分诡异的矛盾。随便与彩民攀谈您都会得到截然矛盾的结果,每一个彩民都希望大奖得主能在媒体上“露脸”来证明彩票的公正性,但您问问万一他自己中奖他会不会“露脸”,肯定的答复是“不行”。
 
    我个人的看法是,当公众的知情权与大奖得主的隐私权发生矛盾的时候,还是应该尊重隐私权,因为大奖得主本身不是公众人物。尽管外省有过大奖得主“露脸”的情况,但我相信那都是出自自愿,自另当别论。这里要说明的是,大多数民众认为中奖者“拿了广大彩民的钱”是需要斟酌的,更是一个需要认真理清的法律问题,事实上每一位投注者都是资助公益事业的个体民事行为,中奖者获得的奖金是政府通过抽签方式对分散的一个个投注个体的一种奖励。简单地说,千千万万个投注者个体,一旦投注其投注金额列为“销售额”统计,这些“销售额”所代表的金额就是国家的,国家再对通过摇奖抽签方式对其中一部分人进行奖励。一句话,“奖金”是国家对“中奖者”的奖励,并非所有投注者对其的恩惠。今后的彩票立法,应该进一步说清楚这个关键问题,这涉及到什么主体有什么权利的严肃问题。
 
    公益时报:在多方争论声中,我们唯独看到不到官方机构的声音,如今随着兑奖彩民的出现,是否可以宣告此事终于尘埃落定?就中国目前彩市的现状,您认为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程阳:我们一贯倡导彩票市场的科学精神,这些话被很多人曲解,其实彩票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给现象予解释”。例如在对彩票市场发生的一些“蹊跷”、“怪异”的事情,彩票机构、彩票专家们应该及时给予科学的解释,这需要机构人员和学者们提高自身的素养,具有基本的彩票理论基础和彩票政策水平。通过广西福彩长期的、有根有据的科学解释,广西的彩民都能理解,而在外省市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彩票中心自己甚至都觉得“不可思议”,彩民又怎能不对公正性产生怀疑呢?再例如广西的彩民都知道,连号的概率比不连要大,所以连号是常态,而不连是少数情况,这样就不会像外省市那样出了一堆连号就怀疑“有假”。
 
    但是,一些“大师”动辄这期“大奖要被打中”,那期“号码出的都有根据”,搞的彩民莫名其妙,严重歪曲了彩票科学性的本义,使彩票的公正性大打折扣。私彩庄家非法经营、造谣惑众。甚至一些彩票发行机构,置国家规章于不顾,误导彩民,也给彩票的公正性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这次双色球3.6亿巨奖事件,对彩票机构如何面对媒体和公众提出了新的课题。希望彩票机构加强此类事件的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制定相关预案,在确保中奖者隐私的条件下,主动地、最大限度地与媒体形成及时互动,给广大民众一个满意的说法,不断推进中国彩票市场与国际接轨。

京ICP备13011391号-1 京ICP证:1304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542号

©2004-2016 china-lottery.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