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沧州市福彩中心工作人员分赴各县(市、区)下乡进村入户开展爱心助学寻访慰问工作中,孩子们的人生际遇,成为福彩人的牵挂;孩子们励志求学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位福彩助学人员。离开了东光县,沧州福彩助学工作人员又赶到了泊头市。
“大学是我努力的方向”
西辛店乡四小营村地处泊头市最西部,与献县、阜城等五县接壤。在这个小村庄里,一个低保家庭培养出三个大学生,且姐妹三人一个比一个优秀,这也成为十里八乡教育子女好好念书的美谈。
在泊头市民政局副局长窦鑫娜、福彩中心主任韩娟的陪同下,我们找到了受助对象孟芳蕊的家。这是一个普通而简陋的农家院落,院里种了豆角、茄子等蔬菜。孟芳蕊的妈妈戚占玲说,这些菜足够一家人吃了,整个夏天就没花钱买过菜。
说起三个女儿,54岁的戚占玲激动地流下眼泪,“大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在天津找到了工作,二女儿在华北理工大学马上就读大二了,三女儿芳蕊和她大姐一样考入了燕山大学。”
戚占玲患有严重类风湿关节炎,前两年又不幸患上卵巢癌做了一次大手术,勉强能自理的她还要照顾80岁且瘫痪在床的母亲和92岁的婆婆。为了养家,更为了供养三个孩子读书,孟芳蕊的爸爸去了临近的阜城打工,挣得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今年暑假,孟芳蕊和二姐就成了妈妈的贴心帮手。
站在我们面前的孟芳蕊,稚嫩的脸上满带笑容。说起自己的成长,她说:“梦想的大学就在远方,那便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孟芳蕊的记忆里,自己从没有买过新衣服,都是捡拾亲戚家同龄孩子的旧衣服。她说,穿旧衣服一点儿都没觉得丢人,能驱寒保暖就行。上高中后,一年四季她都穿着校服。孟芳蕊知道爸妈的不容易,供养她和两个姐姐读书,父母吃尽了苦。家里没有装宽带,上网查资料她要到村里小卖部的大婶那里蹭网。“大婶对我特别好,有时家里做了好吃的,就留我在她家吃饭。”孟芳蕊说,自己没有手机,疫情期间上网课都是用二姨送给妈妈的旧手机。每次上传完作业,她准时交给妈妈,从不占用学习的时间玩手机。
高中三年,孟芳蕊用一个字形容自己,那就是“拼”。她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学,在学校排队打饭时还背诵着英语单词。她没上过一次补习班,因为知道家里条件不允许,只有拼命地去学。孟芳蕊的信条是“成功从不对勤奋的人吝啬!当有了目标和信念,再多的压力都会化为前行的动力!”
7月25日,对于孟芳蕊来说,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这天,在网上查询到自己被燕山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录取后,她是喜忧参半。孟芳蕊说,在班级群里看到老师推送福彩助学的消息后,她自己才看到了希望,也让全家为之犯愁的大学学费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和妈妈一起撑起这个家”
每一个受助生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和难以言说的人生遭遇。受助生江智华家住泊头市富镇镇富镇村。江智华9岁时,爸爸因服药过敏医治无效去世,留下她和年幼的妹妹,还有两个多月大的弟弟。爸爸去世时,江智华的妈妈年仅31岁,她毅然决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一个女人既要赡养公婆,又要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江智华悲从中来。“爸爸走后,妈妈告诉我要争气,一定要好好学习。”江智华的泪水夺眶而出,“那时我常看到妈妈一个人悄悄流泪,这个家没了爸爸,我真的好害怕再失去妈妈。”
江智华的妈妈说,孩子爸是独子,她要是走了,留下老小一大家子,这日子可咋过?面对娘家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她坚定决心留下来,要替去世的丈夫照顾好一家老小。农闲的时候,她就到镇上的脚垫厂打工,靠计件工资每月能挣上1500多元。她说:“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念书上大学,我常和孩子们说,就是砸锅卖铁要饭也要供你们上学,就盼着你们将来有出息。”
江智华从小就懂事,爸爸去世后她瞬间像长大了一样,放学回家就帮着生病的奶奶做饭。下地干活的爷爷、妈妈回到家里,她就把饭菜端到了桌上。她带着妹妹、弟弟做游戏,教他们学习识字。从小学到高中,江智华舍不得花一分钱。在学校食堂她都是买最便宜的饭菜,有时是等同学们快吃完了,她才去买饭,她说最后的剩菜剩饭量大还便宜。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三年的苦读,江智华以545分的成绩被曲阜师范大学录取。她告诉我们,自己选择自动化专业,就是为了将来能好找工作。江智华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给妈妈看,妈妈喜极而泣。“孩子如今考上了大学,俺这辈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值得!”江智华的妈妈满脸高兴,“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智华暑期给镇上的孩子做起了家教,每天能挣到80块钱,比俺这当妈的挣得还多呢。”
江智华把打工挣来的钱拿出200元给奶奶买药,拿出100元给弟弟妹妹买了学习书籍。她对爷爷奶奶说:“我要和妈妈一起撑起这个家!让咱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通讯员 肖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