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这三个字,落在任何一个家庭里,都是难以言喻的生命之恸。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刻板行为,是孤独症儿童在普通人眼中的“标贴”。至今为止,孤独症仍无法实现彻底根治,但全世界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康复训练。然而,目前国内专业的孤独症特殊教育老师严重缺乏,汕头也不例外。
近年来,在市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广东汕头市残联组织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从业人员上岗资格培训班”,通过“理论考试+实际操作”的方式,培训了汕头市43家定点康复机构556名孤独症康复从业人员,进一步提升汕头市康复师资专业水平,提升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更好地服务残障儿童,打造汕头市残障儿童教育康复升级版。
专业康复助“星儿”成长
有人说孤独症儿童是“星星的孩子”,每个“星儿”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在天上闪着冰冷的光芒。
6岁的聪聪站在教室里,对着康复老师说“嘘嘘”,老师“心领神会”地带着聪聪来到洗手间如厕。“看到孩子的变化,确实让我们感到欣慰。”汕头市龙湖区瑞心儿童医院的康复老师杨丰瑜说起聪聪的成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然而,在接触康复训练之前,聪聪不会表达,经常尿裤子,家里人对此非常苦恼。随后,聪聪来到龙湖区瑞心儿童医院,康复教师对其进行评估之后,根据其个体状况制定系统专业的康复训练计划。
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杨丰瑜对聪聪进行感知觉的训练,根据“一日流程”,让聪聪按时喝水、定时如厕,培养其对如厕的认知。经过近3个月的训练,聪聪对如厕有所认识,也开始会用“嘘嘘”来表达其要如厕的意愿。
专业康复师资力量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