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于2020年11月启动,在两年内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部分投入来自于福彩公益金。在社工的帮助下,35岁的钟俊(化名)重新“长大”。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车岗镇楪村的稻田里,钟妈妈正躬着腰清除杂草,35岁的儿子钟俊在一旁说着家长里短,母亲偶尔让他搭把手,笑眯眯回应上几句。
时间回拨到2020年,当时钟俊刚从云安的精神病院结束治疗。患有精神分裂症10余年的钟俊是全家的心头病,一旦发作,钟妈妈和家具门窗一齐成了儿子的攻击对象。之后,他又因意外致残。
在社工的帮助下,钟俊进行了两次手部手术,后来,社工不断同村民聊天让他们以关心代替歧视……如今,钟俊刚刚结束了残疾人就业培训班,田间、篮球场、社区小公园也开始出现他的身影。“实施‘双百工程’后,下村走访成为社工的日常,困难群众需要什么一定是被始终挂在心上的。”新兴县民政局副局长邓冠恒介绍,“今年还将投入163万元到‘双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中,约占省福彩公益金下拨云浮总额的83%。”
社工帮助促成手部手术治疗
钟俊自己吃饭、洗澡、洗衣服……钟妈妈为儿子每一次的“重大突破”而雀跃。这些进步来源于两次关键的手术。
与钟妈妈在田间偶遇得知钟俊基本情况后,车岗镇社工站的社工们进行了多次入户访谈,得知双手韧带断裂的钟俊被诊断为二级残疾,需要使用手腕发力的事情对他而言都很困难。
他们行动起来。社工团队联系上新兴县中医院骨科医生,陪同钟俊前往中医院进行检查。恢复需要手术,但由于存在风险,社工与钟妈妈开了几次会,共同分析,最终才确定接受手术。
2020年9月、2021年4月,广州医生两次来到新兴县,为钟俊做手术,其间大部分费用都为他进行了减免。钟妈妈对坐在身边的社工说:“他这个手啊,真是千感谢万感谢你们。”
医疗费用一直是钟妈妈的心头痛。钟俊的精神分裂症,一家人共花了15万元。因为没钱,治疗也是治一阵歇一阵。直到2017年,钟妈妈得知可通过低保政策和医保报销免费治疗,才把儿子送往云浮市民安精神病专科院治疗。
2021年1月和9月,社工帮助钟俊联系镇里的民政助理员申请临时救助,解了燃眉之急。不仅如此,日常小事上,社工团队也不含糊。钟俊的残疾证到期该更换了,社工立刻陪他到慢性病防治站交资料。他们还成了钟俊的服药“闹钟”,按时按点提醒他吃下精神康复药物。
社工帮助营造家庭亲密氛围
“日子过好,不可能只靠我们。”韩立怡是主要负责帮助钟俊的社工。在她看来,要想长远改善钟俊的生活,必须增强家庭和社会上的支持力度。
由于钟俊的大哥长期在厂里上班,繁重的工作让大哥对于钟俊的生活有些疏于照顾。为了让钟俊得到更多来自家人的照料,社工联系上钟俊的大哥后,线上线下与钟俊大哥等家人聊天,舒缓他们心理压力,同时普及精神健康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正确对待精神疾病。韩立怡说:“我们也会经常跟大哥聊天,告诉他,他为家庭所做的一切都让钟俊变得越来越好了。”
现在村里对钟俊越来越好。在韩立怡看来,身边人的态度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她说:“我们从各个自然村的骨干开始普及,以他们为中心普及相关知识,让村民对于精神疾病的态度更加包容。”
如今,不仅是对钟俊,村民们碰到精神康复患者,不再躲避、议论,而是选择面对面交谈,认真倾听。
社工帮助他去培训班做学生
2021年冬天,钟俊又做起了学生。“我想要工作。”在一次入户中,钟俊说。社工团队一刻也不耽搁,立刻与镇残联专委人员联系,转达了钟俊的这一意愿。
2021年11月,县残联为钟俊报了残疾人就业培训班。一堂课下来,他努力用刚刚恢复的手腕,记下了一行行笔记。淋菜、剥花生,钟俊的“作业范围”越来越广泛。钟妈妈原来不舍得让儿子做很多事情。社工劝导后,钟妈妈开始放手儿子重新学着长大。
以前,钟俊精神状态不好,白天大部分时间在睡觉,现在的他喜欢跟着社工到村里各处转一转,一路上时不时地主动跟村民打招呼。另外,韩立怡还手把手教授钟俊如何寻找自己想要看的电视节目。
如今,钟俊正摩拳擦掌,等待着县残联为他推荐合适的岗位。“等到他上班,日子越来越规律了,我也就更放心了。”钟妈妈说,“幸好,当时在田里碰到了咱们的社工们。”
钟俊的改变让该案例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社会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而这只是社工大量工作的缩影。
如今,云浮建起了“双百工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下乡、入户,专业服务和惠民政策进了困难群众的家门。这背后,是广东省、市各级福彩公益金的支持。2020年,云浮市级福彩公益金就投入145.1万元用于补贴双百镇(街)服务站专职人员。
(钱明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