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起,贵州省贵阳市已连续多年实施市级彩票公益金儿童康复项目对6-15岁大龄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救助,得到了残疾儿童家庭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9年6月,贵阳市出台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使贵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从依托各级彩票公益金救助项目转向政府兜底的长效救助制度。
今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我国目前听力语言残疾人数约有2780万,数量居所有残疾种类之首。3月2日,笔者从贵州省贵阳市残联了解到,全市现有持证听力语言残疾人7606人。目前,对于听力语言残疾人的听力问题有两种解决方式,即佩戴助听设备(包括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佩戴助听设备并进行康复训练。
近年来,贵阳市残联积极培育各类听力障碍康复训练机构,云岩区七彩梦特殊儿童发展中心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家。在该中心,有听力障碍的孩子经过训练康复后,不仅“能听清、会发音”,还能做到“会沟通,能理解”。
定点机构提供康复训练
走进位于贵阳市云岩区黄家湾路的云岩区七彩梦特殊儿童发展中心,不时可以听见教室里传来“zhi”“ge”等声音。“这是老师在对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发音训练。”该中心负责人、高级听力验配师胡银辉介绍。
该中心的装修风格很像幼儿园,地面采用明亮的色彩进行涂装,设有集体课大教室、“一对一”单训课小教室、感统训练室等。每天,40余名最小两岁、最大5岁的孩子,都会到该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胡银辉说,该中心是贵阳市残联指定的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定点机构之一,为0至15岁有听力障碍的孩子提供康复训练。训练方式分为全日制和亲子课两种。其中,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可以选择全日制康复训练,像在普通幼儿园一样作息;亲子课针对的是两岁以下的幼儿,由家长或其他照料者带着孩子共同学习并回家进行康复训练。
听力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七彩梦特殊儿童发展中心对前来康复训练的孩子,首先要在专业测听室进行听力测试及助听效果评估,再根据测试结果拟定单独的康复训练计划。
该中心负责教务工作的徐春晓介绍,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仅是能听清、会发音,还要学会主动沟通、能理解,这对康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
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而言,一般年龄越小越容易康复,其中听力损失程度较轻的需要终身佩戴助听器,听力损失程度较重的则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人工耳蜗。如果能尽早接受康复训练,这些孩子可以进入正常的学校学习,进入社会后,基本可以正常社交、工作。如果没有接受康复训练,听力损失得不到补偿,儿童语言和言语的发展、认知、教育、就业、心理健康等都会受到影响。
如今,经过贵阳市残联的不断培育,全市有上百名从业人员从事专业听力障碍康复训练,有各类听力障碍康复训练机构12家,其中4家为听力语言康复机构。从2018年至今,这4家听力言语康复机构共接收前来进行康复训练的儿童578名,其中有344名孩子已康复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贵阳为康复救助出台政策
2019年6月出台的《办法》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从依托各级彩票公益金救助项目转向政府兜底的长效救助制度,实现了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增加救助内容的“三个突破”,为贵阳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扩大救助范围。《贵州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的救助年龄范围为0至6岁,贵阳市扩大到0至15岁,使7至15岁的大龄残疾儿童获得康复训练救助,提高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极大地减轻大龄残疾儿童家庭的负担,增强了家长帮助残疾儿童康复的信心。
提高救助标准。贵阳市提高了对本市户籍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补助标准,在《贵州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规定的每人每年12000元基础上增至24000元,大幅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负担,使更多的残疾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去康复训练的机会。
增加救助内容。将0至15岁精神病儿童救助和残疾儿童辅助器具救助项目纳入救助内容,弥补了既往各级彩票公益金项目中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空缺,听力残疾儿童还可以获得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救助。
目前,贵阳市已经有398名听力障碍儿童享受到政策援助。
(据《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