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彭冬梅)
助有梦者前行。2021年重庆福彩“2小时公益”勤工俭学公益活动启动以来,通过招募、岗前培训,第一批27名困难家庭大学生加入到重庆福彩“2小时公益”勤工俭学志愿者队伍中。他们将重庆福彩兼营渠道作为实践基地,向市民宣传惠民政策、提供便民服务等。他们通过劳动付出获得志愿者补贴,最大限度解决日常生活费用。
家庭困难的他们,面对这难得的机会倍感珍惜,认真勤恳地工作着。如今,距离他们加入福彩勤工俭学志愿者队伍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通过努力,他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志愿者补贴,更开心期间获得的成长。“感谢重庆福彩提供这样好的机会给我。”来自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的曾桂莲说道。
“2小时公益”减轻她的经济压力
目前,曾桂莲利用课余实践,已在重庆福彩勤工俭学岗位提供志愿服务总计12个小时,志愿者补贴共计360元。这360元对曾桂莲而言,非常重要。她今年22岁,是低保家庭,父母均务农,家中七口人,家庭收入仅靠哥哥一人。为了能够上大学,大一的她就背上了不少债务,“学费8000元是贷款来的,开学时向亲戚借了4000多元做生活费。”经济压力驱动着曾桂莲四处寻找兼职,在商场做导购、参加重庆福彩勤工俭学等。
“挺感谢福彩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努力做好它,不仅是为了补贴,也为了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曾桂莲说道。工作中,她和其他几名志愿者组成小组,负责向市民宣传惠民政策,带大家了解福彩公益。通过一起工作,曾桂莲发现团队合作比自己单干更有效,这让她学会了与人合作。
“2小时公益”让她找到自信
同样来自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的黄鸿,以前和陌生人说话总是容易害羞,在福彩勤工俭学岗位工作一个月后,黄鸿开心地发现,自己胆子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上课回答问题更积极了。”
刚开始向市民宣传惠民政策时,黄鸿心里一直怯怯地,度过了一段非常心累的日子。在不断被拒绝后,黄鸿磨砺出了勇气,通过观察其他志愿者在宣传时的沟通方式,学会了不少沟通技巧。
如今工作时,黄鸿觉得一点都不累,“很开心也很轻松。”阳光积极的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目前,家里只有父亲打零工,月收入2000元左右。母亲靠卖菜维持家庭生活,一个月收入不到1000元。外婆2012年患有脑溢血一直到现在瘫痪不起,长期服药。她很珍惜勤工俭学的机会。“我会努力的!”黄鸿坚定的说道。
据了解,重庆福彩“2小时公益”勤工俭学公益活动,自2011年启动以来,至今已为在渝高校的1000余名困难家庭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机会,累计发放资助金达517万元。今年重庆福彩将招募100名家庭困难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点亮他们的求学之路,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