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吕氏春秋》称青州为“东方之州”,曾是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青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位于谭坊镇西郑村,在原青州市第三中学基础上改建而成,占地面积44.5亩,交通便捷,环境优雅。该中心先后投入大量福彩公益金,实行花园式建设、宾馆化管理,是集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供养、优抚对象疗养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承担全市十三个镇、街办的农村五保对象及城镇“三无”特困人员供养。
“感觉掉进了福窝窝”
来自黄楼镇墨家村的五保老人潘秀红已经在青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生活了十几年,虽然已经是79岁高龄,依然腰杆倍儿直,面色红润,看起来比同龄人显得年轻许多。潘秀红以前在村里务农,没有子女,曾经抱养过一个闺女,现在也已经结婚。2004年她和老伴一起住进了社会福利院。说起在福利中心的生活,用潘秀红的话说,就是“感觉掉进了福窝窝”。
回想起以前的日子,潘秀红哽咽难言,她说:“以前实在是太难、太苦了,年轻的时候还好,特别是年纪大了,处处都是难事!”以前在村里的时候,潘秀红老两口靠几亩薄田度日,一直过着非常贫寒的生活。由于年纪大了,不能像年轻人那样种大棚提高收入,看着人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自己却只能叹气。那时候吃水都是到井边打水,特别是到了冬天,由于井边结冰,每次打水都是愁事,有一次她丈夫去打水,一个趔趄差点滑到井里去。“到了冬天生炉子,天天灰一把、火一把的,搬运煤炭也是麻烦事,而且年纪大了气管也不好,炉子冒出来的烟呛得我直咳嗽。”自从来到社会福利院,吃穿不愁,电视、风扇、暖气一应俱全,她说:“现在什么愁事也没有了,每天都活得高高兴兴的,人自然也就显得年轻了。”
“看到福彩的员工,我们都觉得很亲”
2015年,潘秀红的老伴因病去世。社会福利中心的护理人员怕她一个人寂寞,就经常陪她聊天、解闷,“他们对我非常关心,每天给我送菜、送饭,馒头都是给递到手里,很享福!多亏了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这些五保老人也这么有‘福气’!”还有很多其他的老人陪她一起唱歌、散步,搞一点娱乐活动,冲淡了老伴去世后的孤独感,日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潘秀红说,每年老人节福彩的义工都会带着“礼物”来社会福利中心为老人们献爱心,“我们听说社会福利中心使用大量福彩公益金建成,看到福彩的员工,我们都觉得很亲。这里还经常有人来公益演出,有歌舞、戏曲,让我们过得热热闹闹的,感谢社会的关心,还是好人多啊!”
近年来,青州市民政局秉承福彩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充分发挥福彩公益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自2013年以来,共使用福彩基金近1200万元,在养老院建设、贫困大学生救助、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州市社会福利院为七百多名像潘秀红这样的老人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成了老人们的“福窝窝”,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无忧无虑,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