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公安厅召开会议,决定自5月5日至6月30日,在全省开展学校和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将对中、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影视厅、歌舞厅、游戏厅、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和彩票投注点及600米内的彩票专营店予以取缔。
消息传来,很多人唯独对取缔彩票站有些不解,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但如果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近年和彩票有关的社会事件越来越多,虽然这类事件并非“彩票之错”,但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已经是刻不容缓。
售彩员一脸迷茫:“只要有人买,我们就卖,和年龄有什么关系?”
“学生哥”买彩司空见惯
如果孩子们在校学生津津乐道的不是学业,而是买哪几个号码可中大奖;出身贫困家庭的学生为省钱买彩票,常常不吃早饭。家长们会怎么想?但这对于国内很多地方的中小学生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在海口市一家中学的大门附近,可以看到一处投注站,离校门只隔几个店铺。进来打彩票的人络绎不绝。当地记者在暗访时随口问:“有学生进来打彩票的吗?”一正在买彩票的中年男子说:“有啊。”显得习以为常。记者还来到其他一些离学校不远的站点,都找不到“禁止向未满18周岁者出售彩票和支付中奖奖金”的明确标志。更有销售人员一脸迷茫地表示:“只要有人买,我们就卖,和年龄有什么关系?”
其实,不止在海南这个私彩泛滥的地方会出现“学生哥”买彩的现象,即使像北京这样的城市,都有彩票投注点和私彩“亲近”中小学校的现象。特别是私彩,对学生的危害就更大。去年,就有中山南头镇的学生家长到报社反应情况,说自己的孩子不但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地下彩票”,后来为了筹彩金,居然还偷家里的钱!而日前,贵州凯里市的一名15岁的少年购买彩票后,认为投注站将其兑奖的价值5万元的彩票“调包”,遂将省福彩中心、黔东南州福彩中心及该投注站负责人起诉至法院。我们先不讨论他的官司,仅仅从年龄上看,这位少年根本不到购彩的法定年龄,但是,他不但顺利地买到了彩票还打起了官司,这其中,销售员卖给他彩票已经是违反了有关规定。
六个部委联合要求“制止彩票入侵校园”,并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周围200米范围内设立彩票投注站,600米内不得设立彩票专营场所
举社会之力还彩票健康销售环境
实际上,未成年人购彩的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彩票主管部门为此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早在2006年,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六个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制止彩票入侵校园有关问题的意见》,要求各彩票销售网点严格遵守“禁止向未满18周岁者出售彩票和支付中奖奖金”的规定,要求在网点明显位置设立标志,不得在中小学校周围200米范围内设立彩票投注站,600米内不得设立彩票专营场所。如果站点违规向青少年学生出售彩票,财政部门必须严肃查处。
但近年来,由于中国彩市的迅速发展,彩民的队伍不断扩大,彩票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时,因彩票而产生的问题肯定会越来越多,因此,仅仅靠一纸规定和彩票发行机构自身的力量,或者仅仅寄望于彩民自身的克制力或者销售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不可能完全杜绝这些问题的发生的。
可喜的是,很多地方的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类问题将严重危害孩子们的成长,因此,纷纷采取治理行动,为的就是还彩票销售一个干净健康的环境。今年1月,海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吹响号角,在集中整治问题网吧的同时,还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取缔中小学校周围200米以内开办的网吧和彩票投注点。
日前,黑龙江省公安厅、财政厅、民政厅、工商局、体育局也展开了联合打击全省私彩、赌博活动专项行动。“以前公安部门抓获私彩人员后,罚款再拘留15天就放人了,不会和当地彩票机构取得联系,等中心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已经半个月以后了。现在,公安、工商、彩票中心各部门建立电话信息专项负责人,保障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顺畅、及时,处理案件要求各部门都拿出自己的意见。”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方式无疑将使之前各相关职能部门单打独斗,工作不联系,信息不共享,打击工作没有形成合力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