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6年签12内援仅1人稳坐主力 青训球员难登场

搜狐体育2016-04-11 11:46责编:中华彩票网

  泰山晚报记者 牛志明 又是一轮中超中甲战罢,鲁能青训出品的球员在两个赛场上都有不错的发挥,他们是鲁能青训的骄傲。然而,自己培养的球员却越来越难在鲁能踢上比赛,这形成一个难解的迷局。近6个赛季,鲁能签了12名内援,但只有王大雷始终稳坐主力位置,其余大部分人的命运都有些坎坷。这不禁让人思考,鲁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内援?

  29名内援郑智李金羽是标杆,首位内援英年早逝

  职业联赛初期,当时的泰山队主要以山东球员为主,没有内援,更没有外援。直到1996赛季,泰山队才从大连队引进了第一名内援,司职前卫的孙晓东,转会费15万人民币,效力泰山队4年时间联赛出场33次打进2球。不幸的是,2012年5月7日,孙晓东因肺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8岁。

  1996赛季之后,鲁能泰山队除了1999、2002、2007、2009赛季未有内援引入外,其余赛季均有内援加盟。这其中包括邓乐军、宋黎辉、郑智、李金羽、李雷雷、王大雷、蒿俊闵等大牌内援。从整体表现来看,郑智、李金羽堪称标杆式的引援。郑智是鲁能泰山夺得2006年双冠王的绝对核心,李金羽效力鲁能期间拿到三次中超冠军,两次足协杯冠军,一次中超杯冠军,是鲁能队史第二号射手。有成功的标杆自然就有失意的过客。29名内援中,王亮算是一个特殊的代表。他以标王的身份加盟鲁能,但始终未能有稳定的首发位置。2010赛季后,鲁能的内援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但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内援逐年增多仅王大雷位置最稳,建队思路被打破

  鲁能上一次夺得中超联赛冠军是2010赛季,之后几年,球队不断经历挫折,难有稳定的表现。从2011年到2016年,这6年的时间,鲁能泰山队总共签下了12名内援。分别是蒿俊闵、汪强、王刚、杜威、赵明剑、金敬道、杨旭、戴琳、王大雷、张文钊、高准翼、刘震理。客观的说,这些内援中,除了王大雷一直稳定的占据主力位置外,其余的内援在鲁能的生涯大都比较坎坷。杨旭、赵明剑都还曾被租借离队,蒿俊闵在2013和2014赛季也难有登场机会,这说明他们在鲁能泰山的位置很不稳固,也没有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这与之前李金羽、郑智的时代,截然不同。

  某种程度上,这几年如此多的内援引入,打乱了鲁能的建队思路。中超联赛初期,鲁能的球员构成是青训出品的球员加上高水平内外援。内援数量很少,但都是顶级的球员,给球队强力的补充,郑智和李金羽就是代表。而这几年的内援引入,多少显得有些混乱,甚至出现位置重叠的情况。

  其实鲁能一直引以为傲的就是青训,这也是球队建队的基石。但近几年,青训出品的球员很难在一线队得到稳定的出场时间,2012年的青春风暴戛然而止,93黄金一代的处境越来越难。鲁能需要思考内援引进和青训培养的平衡点。

  内援引进应该更有针对性,年轻人等的就是机会

  在中超现有的格局下,内援引进不可避免,但不能为了引入而引入,需要更有针对性。从鲁能的人员配置看,最需要补强的就是左后卫。苑维玮、买提江、糜昊伦等人先后离队,但鲁能始终没有一个正牌左后卫替补引入。再者说,鲁能的阵容必然也要经历更新换代,而年轻人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就像是当年周海滨、崔鹏上位一样,不给机会的话,永远不会有惊喜。如今93一代已经基本定型,95年的球员也已经年过20,如果再没有机会的话,那对球员的信心肯定也是一种打击。或许这需要一个过程,但不该没有规划,只有这样,才是对球员负责,对球队负责。

  还需要指出的是,如今内援的市场价格虚高,重金买入的球员未必就能迅速融入球队,这样的案例在中超也没少出现。鲁能这几年已经经历太多动荡,人员流动加大,队员的归属感越来越差。场上能够迸发出的战斗力自然也就差了许多。不否认内援的实力,但鲁能需要更好的协调和规划。别让自己培养的球员只是无尽的等待,否则那青训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京ICP备13011391号-1 京ICP证:1304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542号

©2004-2016 china-lottery.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