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彩票的人见多了,但像陈晓明这样的,记者还是头一回见到。
他买的彩票从不拿去兑奖,有很多连刮都没刮开,他说怕破坏彩票的“完整性”。
我们随手丢掉的废弃彩票,他当宝贝一样捡来收好,时不时拿出来研究彩票的花纹、款式、版别。
从民国的“奖券”,到1987年改革开放后重新发行的首套彩票,到现在实时发行的各种纪念彩票……陈晓明不知不觉已经收藏了上百万张,这数量在全国都排得上号,种类达数万种。
从小小的彩票看历史变迁
陈晓明和彩票的结缘,是一场巧合。
我国的彩票虽然最早出现于清末,过去有奖券、奖票等说法,但之后由于特殊历史原因,长时间中断了。
1986年,陈晓明成为一名民政工作者,也就在工作的第二年,我国发行了改革开放后的首套彩票。陈晓明有幸参加了当年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发行的试发行彩票(第一套6枚),及中国首套龙票(全套10枚)的销售工作。
“彩票发行初期,还没有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和接受,发行量完不成,就向每个单位摊派,我摊派到十多张龙票,没想到成了我的首批藏品。”陈晓明说。
翻开陈晓明的彩票收藏册,就像翻开了一本“历史书”: 民国十年发行的“南湖第一期惠民奖票”,款式设计还很像过去的银票;1933年因为抗日救国发行了一系列“救国券”,如“国民政府航空公路建设奖券”、“民国政府航空公路建设奖券”等,还有“98抗洪救灾彩票”、“黄河赈灾券”、奥运会和世博会纪念彩票等。
陈晓明也见证了彩票机构的名称变迁,从1987年开始的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奖券),到次年更名社会福利奖券,直到1995年确定为中国福利彩票。“这20多年来,连会徽都变了个样,老式会徽主要由10个相互连接的‘人’字组成放射形图案,它以手足相连的形象寓意全国10亿人民都伸出团结友爱之手,共同兴办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
玩了近30年的彩票,陈晓明还真玩出了一番学问,现在他是彩票收藏鉴定专家委员会成员。
彩票中的“龙票”和“蓝精灵票”
在陈晓明的收藏中,他最喜欢的是“龙票”,也就是画着龙的彩票,有古色古香的“龙”,有黑色草书“龙”字,有形态生动喷“火”中国龙,及栩栩如生的草龙。
这么多年来“逢龙必收”,陈晓明光是“龙”系列已经有50多种。
陈晓明收藏的“首龙”是在1988年5月20日发行的,这是全国首次在深圳试点发行人民币与港币两种即开型福利奖券。这年是龙年,因此奖券上的图案是一条龙,它是由广东东方红印刷厂印制“东方红绿龙”。两组“龙票”都是每券1元,各发行100万张。
“它是第一张即开型刮开式奖券、第一张生肖即开型奖券,也是第一张使用图案防伪密码的即开型奖券。印刷共有5组,目前存世量不多,收齐难度很大,极具收藏价值。特别是成套的量更是稀少,目前单枚市值在1000元以上,且在继续攀高。”陈晓明也没能集全。
陈晓明还收藏了创多项之最的“蓝精灵”票,这个于1988年发行的编号为01-01-8801的《蓝精灵》奖券,是我国最早的即开型刮开式福利彩票之一,只发行5万张。记者看到,券的左侧画着一个蓝精灵,右边的刮开区覆盖膜表面两边印有“一瞬间”和“即兑现”字样。该奖券以发行量小、损耗量大、存世量稀少,成为彩票收藏中的“龙头票”。
“它创下了多个福彩之最:第一张带编号的刮开式彩票;最早版权问题的彩票;中募系列印量最少的彩票;同一编号版别最多的彩票。它是新中国带编号的即开型刮开式福利彩票鼻祖。”陈晓明介绍。
“大凡集彩者都为自己拥有一枚”蓝精灵“彩票而自豪,就和邮票中的‘猴票’一样,成为彩票收藏中的‘领头羊’。”陈晓明说。
冷门的收藏需要“变废为宝”
在陈晓明的藏品中,民国时期的各种彩票大概有四五十张,过去这些彩票基本上集中发行于上海、北京等城市,其中还有一张是“伪满洲国”在东北三省发行的,存世稀少。
想要把一个系列搜集齐,要花不少心思。“拿50个中华名人系列来说,从收藏开始,我收藏了十几年,同一个版本的还是差了8张。”陈晓明说。
回想过去通讯不便时集彩经历,陈晓明觉得还是别有一番趣味:“虽然我能利用工作之便淘到几种彩票,也可以捡到不少别人丢掉的彩票,但难以成套。过去信息不灵通,不知哪儿有彩票发行,为了求一票,需多方打听或托朋友出差购买。彩票爱好者们通过手写刊物、书信等交流,最后通过交换、购买、拍卖等渠道,获得心仪的彩票。”
记者在陈晓明家里看到,还看到不少从外地寄来的信件、包裹来不及拆封,还有一沓沓没有刮开的即开型的福利彩票,有些成套的纪念套票连包装都完好无损。
就不怕里面有彩票中了大奖?
陈晓明对中奖的事儿看得很淡然:“我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中奖的,也没想过拿去兑奖,和其它一些收藏门类相比,彩票的升值空间有限,别指望靠它一夜暴富,收藏彩票纯粹只当个人爱好。”
有没有想过把收藏的彩票搞一次展览、或者成立台州彩票收藏协会?陈晓明觉得这不仅仅是人力、资金的问题,在台州彩票收藏界有一定收藏数量的人寥寥无几,能把一些彩票收藏较为齐全的就更少了,台州彩民对于彩票的热情还没有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