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票”救活一个农村站

公益时报2009-06-03 09:38责编:中华彩票网
    站主刘海涛说他时常被村民的行为感动,是因为时常有人甩下钱就跑,他们不要彩票,真的是冲着赈灾来捐钱。“我没有这个权利留下这些钱,硬把彩票塞给他们”。
 
    本报讯 “我们村太小了,可能你不知道,但是从102国道能看到我们镇”刘海涛说他们镇的名字叫海阳镇,能从网上搜到。刘海涛是秦皇岛市海阳镇西王岭村唯一一家福彩投注站的站主,市中心说他的站点不错,但是刘海涛说:“金融危机闹的啥都不好了,要不是赈灾彩票,站点就黄了。”

外来人口支撑站点
 
    西王岭距海阳镇1.5公里,说起来不算很远,但因为村子距离邻村均保持着1公里之外的距离,所以刘海涛却觉得西王岭“孤零零的”。村庄不大,居民也就1300多人口。但周围一个做船舶配件出口生意的工厂为村子招引来了众多外地人,“有山西的、北京的、东北的……”,正是因为这些外来人口的加入,让村里人对生活的追求也高了起来,成堆的家庭式小作坊开始兴起,村庄也显得生机勃勃。
 
    之前,刘海涛打过工。金融危机后,与出口沾边的厂子面临倒闭,他便失业了。在福彩投注站开业前,刘海涛没有做市场调查。“这在村里是独一份,应该可以做好。”他说自己也没有其他出路,只能撞撞运气。家里人不反对,因为全家老小都指着他赚钱。家里有地种,政策好不怕挨饿,但是孩子要念书,老人要看病,刘海涛的心里还是有压力的。
 
    村里的房子便宜,上百平米的所谓商铺一年租金也就4000来块钱。宽敞的房间里,只放一台福彩投注机显得房间很空荡。2008年年底,刘海涛的第13359090号投注站开业了,他面临的是金融危机外的危机——村里人保守,不爱买彩票。经常光顾站点的是那1000人左右的外来打工者队伍。

“不为中奖,只为捐钱”
 
    转机来源于赈灾。2009年年初,刘海涛的站点有了一种为赈灾而发行的彩票,“是即开型的,很好玩”,只是小小的村庄没有集市、没有庙会,这可愁煞了刘海涛。2009年3月,村委会换届,刘海涛拿着宣传单到了现场,见人就发。识字不识字的手里都有一份,花花绿绿的刮刮乐宣传画散落了一地。“总有人能看见,总有人能理解。”刘海涛坚持自己的辛苦能得到回报。
 
    果然,刘海涛的举动引起了关注。在村里,“赈灾”被新上任的村长、书记作为口号好一阵嚷嚷。这很奏效,走进投注站的老老少少明显增多了。书记不是村子里最富有的人,就算是小作坊老板也比他有钱。“但是老板怕赔钱不肯买,书记不在乎,只要是赈灾他就敢花大价钱。”刘海涛说乡亲们实在,虽然汶川地震,村委会号召全村捐了钱,但是书记一来买彩票,大家也跟着来买。不为中奖,只为捐钱。
 
    “上到70多,小到刚成年。”刘海涛说他时常被村民感动,是因为时常有人甩下钱就跑,他们不要彩票,真的是冲着赈灾来捐钱。“我没有这个权利留下这些钱,硬把彩票塞给他们”。
 
    金融危机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压力,刘海涛也是这场危机的“受害者”,但自从书记号召赈灾那一刻,他将生命看开了。投注站赚的钱是有限的,但是彩民带给他的感动是无限的:“什么都可以不卖好,但是赈灾票不能。”(记者 聂

京ICP备13011391号-1 京ICP证:1304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542号

©2004-2016 china-lottery.net 版权所有